在公元前771年,周幽王即位的第十一年,已存在近三百年的西周王朝的都城镐京被犬戎部落攻陷。周幽王被犬戎残忍杀害,而犬戎趁机劫掠了周朝大量的财富,并占领了镐京,标志着西周的彻底灭亡。与此同时,周幽王的继承人周平王即位,决定将都城迁至洛邑,从而开启了东周时期的历史篇章。这一时期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动荡的时代之一,各地诸侯纷争不断老品牌速配,战火连绵。
作为当时名义上的天下共主,周天子应当能够轻松应对来自西方的蛮夷部落入侵,但却被犬戎轻易攻破。这不仅揭示了西周内部政权的腐败衰弱,也凸显了犬戎部落的强大力量。犬戎不仅在西周灭亡后成为西周近邻的强大敌人,甚至一度与秦国抗衡,直到战国时期才完全臣服。那么,犬戎究竟是如何崛起的,它的灭亡又是如何发生的呢?
展开剩余81%犬戎,很多人可能认为它是一个典型的蛮族,但实际上犬戎也是华夏的一支部落,其始祖为黄帝的第六代孙,正宗的黄帝后代。根据《山海经·大荒北经》的记载,犬戎的祖先包括黄帝的后代苗龙、融吾、弄明等。而犬戎的外貌特征也曾被描述成“人面兽身”,这些描述反映了古人对于犬戎的神秘和未知。《山海经·海内北经》中的记载更为神秘,提到犬戎国的女子和神奇的“文马”,骑上这种马可以活到千岁,这显然带有浓厚的神话色彩。
虽然神话成分很重,但犬戎的历史早在《今本竹书纪年》中便有所记载,“帝泄二十一年,命畎夷、白夷、风夷、赤夷、黄夷”提到的“畎夷”即为犬戎。至夏朝第四代君主相时,犬戎就已开始与中原王朝发生冲突。到了商朝,犬戎的势力愈加强大,威胁到周朝的安危。周文王姬昌在被纣王囚禁七年后释放回周地,次年便发起了征讨犬戎的战役,显示了犬戎对周王室的威胁。
西周建立后,周王室将犬戎纳入其统治范围,虽然犬戎曾臣服于周朝,并按礼朝见周天子,但周穆王时期却因犬戎未按礼节朝见而发起了征讨,虽未取得显著成果,但此举却彻底破坏了周朝的朝贡体系,导致犬戎不再朝见周天子,并引发了随后的动荡局势。周穆王的进攻不仅未能削弱犬戎,反而激怒了犬戎,最终导致了西周的灭亡。
进入西周末期,随着西周王室的衰弱,周幽王的荒淫无度导致了西周内部的矛盾加剧。为宠爱妃子褒姒,周幽王竟打破了周朝的宗法制度,试图废除太子姬宜臼,立褒姒之子为太子。这一举动引发了周幽王的母国申国的不满,申侯联合了犬戎和其他西方部落进攻镐京,周幽王被迫逃亡,最终在骊山被犬戎部落残忍杀害。就这样,曾经强盛一时的西周政权,竟被一个西方的蛮族部落犬戎摧毁。
尽管周幽王被杀,但周王室的传承并未中断,废太子姬宜臼在申侯等人的支持下继位为周平王。由于犬戎的强大,镐京被攻破,犬戎在周朝的都城附近肆意掠夺,西周的统治根基已经动摇。周平王无法收复镐京,决定将都城迁至洛邑,正式开启了东周时期的历史。秦国在这一时期也发挥了关键作用,不仅帮助周平王抵抗犬戎,还护送其东迁。
当时的秦襄公虽然地位不高,仅为一个“大夫”,但在镐京之乱中抓住机会,帮助周朝抵抗犬戎,并最终得到了周平王的感激。周平王将西岐以西的土地赐给了秦国,这些土地被犬戎占领。秦国为了获得这些土地,发动了与犬戎的激烈战斗,最终成功将犬戎赶出镐京,夺回了周平王所赐的土地。然而,犬戎虽被赶走,依然保持着强大的实力,和秦国在西边对峙多年。
秦国逐渐强盛,但它的最初战略并非是西进,而是先解决西部的犬戎问题。犬戎各部落,尤其是绵诸、义渠等,时常对秦国进行骚扰,秦国决定先稳住后方,然后扩展领土。秦穆公时期,秦国通过一系列计谋成功消灭了绵诸部落,并将其余西戎部落纳入秦国的统治,为秦国奠定了春秋五霸的基础。随后的秦国逐步将犬戎各部落同化。
然而,犬戎最强大的部落——义渠,依然是秦国的威胁。义渠吞并了北方犬戎部落,实力迅速增长,并开始与秦国及魏国抗衡,成为强大的对手。秦国与义渠的战斗持续了数百年,虽然义渠曾一度归顺秦国,但在五国伐秦时脱离了秦国的控制,始终是秦国背后的一个隐患。
秦昭襄王继位后,宣太后芈月采取了怀柔策略,并通过美人计成功让义渠王放松警惕。最终,芈月利用时机诱杀了义渠王,并发兵攻打义渠。义渠国最终被灭,剩余的义渠人也被秦国同化。至此,犬戎部落彻底融入了华夏文化。然而,就在义渠灭亡的同时,西北方向的新兴民族——匈奴,开始崛起并不断向南扩展,成为了秦汉边境上又一大威胁。这一民族将持续困扰秦汉政权数百年,成为了中国历史中的又一大挑战。
发布于:天津市倍悦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